扎根广西这几年:从友谊关到北部湾,我们见证了这些“通关加速度”

故事的开始

在广西扎根多年,作为深耕此地的清关企业,最直观的感受是:这片面向东盟的门中,每天都在悄悄“升级”。从海关清关流程的优化到智慧口岸的迭代,从政策红利的落地到服务效率的提升,这些变化不仅让我们的日常服务更顺畅,更让“广西速度”成为客户口中的放心标签。

友谊关的“智慧进化”:从“排队等”到“秒通关”

还记得几年前在友谊关口岸为客户办理清关,最怕遇到高峰期——纸质单据反复核对、人工查验排队两三个小时是常事。但现在的友谊关,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智能验关通道全覆盖,货车司机刷脸即可完成身份核验,报关数据通过“单一窗口”一键上传,系统自动比对信息,无需再跑口递单;

无人机巡査 +智能审图替代了部分人工査验,集装箱 X光机扫描后,可疑点会被系统自动标记,查验效率提升 60% 以上。

前阵子为客户代理一批从越南进口的原材料清关,下午3点抵达友谊关,通过“两步申报”模式(先报基本信息通关,后续补全细节),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所有手续,客户惊叹“比预期快了 3 倍”。

清关流程的“减法哲学”:政策优化让企业少跑腿

广西海关这几年的“便民清单”一直在更新,从公司服务客户的实践来看:流程在做减法,服务在做加法。

以前客户申报有误需要改单,得提交三四份纸质说明,现在通过“互联网 +海关”平台在线申请,审核通过最快1小时就能完成;

针对大宗货物进口,海关推出“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模式,5月份为一家矿产企业代理清关时,通过“提前申报”让货物到港后直接放行,比常规流程节省了1天时间;

去年开始,北部湾港实行“7×24 小时”通关预约制,哪怕是深夜到港的货物,只要提前预约,海关关员也会到场查验,彻底告别“等天亮”的尴尬,我们的多家制造业客户都因此受益。

我们与广西的“双向奔赴”:扎根这里,服务更贴近

在广西的这些年,从最初组建小型清关团队,到如今拥有专业的本地化服务团队和配套仓储;从聚焦单一品类清关,到能承接东盟十国的一般贸易进口全链路服务,我们陪着这片土地一起成长。

从友谊关的智能闸口到北部湾港的吊装码头,从海关关员的耐心指导到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广西的每一步进步,都在让“中国- 东盟”贸易之路更通畅。

我们很庆幸,能成为这些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未来,也会继续扎根在这里,用更高效的清关服务,陪更多企业抓住东盟市场的机遇。

Comments for this post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