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高效通过背后的供应链力量——从榴莲到农机:案例背后的服务方案

当 2024 年中越冷冻榴莲输华议定书生效后首批 27吨越南冷冻榴莲顺利登陆天津港,当北方秋收急需的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经天津新港海关快速验放直达河北田间,这两起标志性通关案例不仅彰显了海关监管创新成果,更凸显了专业供应链服务在政策落地中的桥梁价值。

作为深耕进口供应链领域的服务者,博隽供应链始终以专业能力响应监管创新,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可感知的通关效率提升。

冷链生鲜通关:新规落地场景下的专业护航方案

2024年8月中越签署的冷冻榴莲输华议定书,为东南亚优质水果进入中国市场打开全新通道。首批 27 吨越南冷冻榴莲带核果肉的进口,面临着新规实施后的申报流程磨合、检疫标准衔接等挑战。这批采用-18℃全程冷链运输的产品,需同时满足CAC/RCP8-1976 国际速冻标准及中越双方双重检疫要求。天津新港海关通过”全链条提速 +智慧化监管”组合措施实现了”即到即查、快检快放”的高效通关。

针对此类首次进口的敏感品类,专业供应链服务需构建全流程合规保障体系。在政策衔接层面,需提前完成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核查,确保果园注册号、加工日期等标识完全符合双边协议要求;在申报优化层面,通过“提前申报”模式实现单证预审与海关监管系统的精准对接;在温控管理层面,建立”产地急冻确认-运输全程监控-到港温度核验”的三段式管理体系,配合海关现场温度检测要求。这些正是博隽供应链在冷链生鲜进口领域的核心服务模块通过与海关监管要求的深度适配,帮助企业平稳应对新规落地初期的各类挑战。

农机设备通关:时效敏感型货物的通关效率解决方案

金秋时节的华北平原,农机进口通关效率直接关系秋收进度。天津口岸作为北方农机进口枢纽,今年前7个月已监管进口农用机械及其关键零部件915台(件),货值超6亿元。为保障农机快速投入生产,天津新港海关设立专门咨询窗口、开通 24 小时预约服务,并通过“提前申报””船边直提”等措施实现”即到即验””即验即放”。

农机设备进口的专业性体现在多重维度的精准把控。在商品归类环节,需根据设备技术参数精准归入 8432 等对应税号,明确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范畴;在证件准备环节,需提前完成《自动进口许可证》等监管证件的协办手续;在通关调度环节,需灵活运用“两步申报”模式,在概要申报后即可实现货物提离,后续再完成完整申报。针对大型农机”查验场地特殊吊装要求高”的特点,还需建立与海关的现场协调机制,确保专用查验场地的高效调度。

这些环节构成了博隽供应链农机进口服务的核心能力矩阵。通过提前 30 天介入的税号预审服务规避归类偏差风险,依托”海关-场地-企业”三方信息共享系统实现智能调度,将天津口岸“船边直提”模式的优势最大化 — 使进口提箱用时从传统模式的 1-2 天压缩至最短1.5 小时。正如天津捷源汇通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所言,在农机进口旺季,专业团队对便捷通关措施的精准运用,直接决定了设备投入生产的时效。

从政策响应到价值创造:供应链服务的深层逻辑

天津新港海关推出的监管创新措施,正在通过专业供应链服务的转化落地,成为企业看得见的效率提升。冷冻榴莲案例中,”提前申报”与三方信息共享使货物在港滞留时间大幅缩短;农机进口中,”两步申报”+”船边直提”的组合应用让设备到港至投产周期压缩 50% 以上,这些成果背后是供应链服务商对”监管政策-企业需求-物流资源”的精准匹配能力。

现代供应链服务的价值早已超越传统报关代理范畴,进化为政策解读的“翻译者”、流程优化的“设计师”、监管协同的”桥梁”。博隽供应链凭借在天津口岸 12 年的本地化服务经验,深度融入海关监管创新体系,将”提前中报””两步申报”等政策工具转化为可操作的服务方案。无论是首次进口的合规破冰、时效敏感货物的通关加速,还是复杂品类的专业归类,都形成了标准化与定制化相结合的服务能力。

从东南亚果园到京津冀餐桌,从海外工厂到华北田间,每一次顺畅通关都离不开监管创新与专业服务的协同发力。博隽供应链将继续依托全球服务网络,把天津口岸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多场景,为企业提供从境外提货到国内配送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让优质商品更高效地进入中国市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供应链动能。

天津港案例合集

Comments for this post are closed.